风脉本浮,今浮已微,知风邪当去。 今伤寒与杂病分门,而头绪不清,必将以杂病混伤寒而妄治之矣。
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、更吐、更下也。 如服柴胡汤已渴者,属阳明也,以法治之。
喘者是寒郁其气,升降不得自如,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。若加腹痛是寒甚于里,中焦受之,必欲利矣。
如恶寒痞硬,阳虚阴结者,又当以姜、附、巴豆之类兼之矣。 是桂枝症已罢,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。
伤寒以阳为主,不特阴症见阳脉者生,亦阴病见阳症者可治也。所谓亡阳者,亡肾中之阳也,故用桂、附之下行者回之,从阴引阳也。
身之前者属阳明,头面动摇,口噤齿,缺盆纽痛,脚挛急,皆其症也。此伏明之火,与升明之火不同。